双方接连几次交锋,一开始北漠骑兵以轻重骑交替的弧形战阵占了上风,但另一方的大铭军队军心不乱、稳扎稳打,火器使用娴熟,不仅逐渐扳回劣势,更将胡古雁手下的得力将领给射伤了两名。
胡古雁认出了对方主将,惊怒道:“是李子仰!他不是镇守大同,如何忽然出现在太原偏头关附近?”
他手下收编自鞑靼一部的骑兵也认出了李子仰的帅旗,纷纷大叫:“是李太师,打败过脱火台的李太师!”
——当然,这些鞑靼士兵口中的“太师”并非官衔,而是指战功卓著、为人所敬畏的大将,哪怕是敌国的大将,他们也尊称为“太师”。李子仰自从被豫王举荐到大同担任总兵,数次击溃鞑靼前太师脱火台的进攻,在鞑靼士兵心目中分量颇重。
前锋这么一番喊叫,瓦剌部组成的中军也有些慌乱起来。胡古雁见势不妙,命部下交替撤退。
李子仰率部穷追不舍,胡古雁最终逃出生天时,三万骑兵损失了近一万人,大多是机动性略低的重骑。
这回大败可谓伤筋动骨,胡古雁为迁怒、也为提振士气,要找个替罪羊问罪。他一下就想到了,谋划了整个作战计划的严琅,于是气冲冲地一马鞭将严琅从马背上抽下来:“你定的好计谋,将我大军送进虎口,才有此惨败!说,你是不是铭国的奸细,埋伏在我身边多久了?!”
严琅一介文质彬彬的书生,被这灌注劲力的一鞭狠狠掀砸到地上,咳了口血,后背也被抽出一道触目惊心的血痕,隔着衣衫渗出来。
众将士怒目而视,胡古雁气势汹汹地跳下马,要拿铁骨朵砸烂严琅的脑袋。
严琅抹去嘴角血迹坐起来,大声说道:“台吉忘了鄙人曾经说过的话了吗?‘福兮祸所伏’,鄙人提醒过眼下形势有些诡异,奇袭计划需要再斟酌,可惜台吉并未接纳。鄙人若真是铭国奸细,又怎么会试图阻止我军的这一场战败呢?”
将士们又纷纷望向胡古雁,想从他神态与言辞中去证实真假。
胡古雁顿时想起,严琅的确是劝过他的,只是劝谏的态度比较克制,而他当时被胜利冲昏了头,也并没有深思。如此看来,严琅的确不是铭国奸细。
如今骑虎难下,是硬安罪名砍了对方泄愤,还是认同对方的辩白饶过他,胡古雁有些犹豫。
严琅见胡古雁思索时眼底凶光暗藏,知道自己不澄清是个死;澄清了就等于把这场战败归因于胡古雁的指挥失误,犯了大忌只怕仍是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