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了几句各自近况,话题自然却又刻意,且无可避免地转移到了谢观柏身上。
当初他们相遇,一路同行,谢观柏还是一个初入江湖,白日放歌意气风发的开怀爽朗少年郎。
然而时过境迁,才不到一年时间,今时已不复以往。
如今他一心只为复仇,行事偏激,眼中除了深仇血海再也看不到其他。
和当成挚友的迟肆,也因为一人身在江湖一人高坐庙堂,无可避免的势不两立。
过往策马踏歌登山临水,肝胆相照的欢愉时光,都如昨日黄粱一梦。
人世之事亦犹是,让人难免唏嘘不已。(*)
--------------------
作者有话要说:
* 《孟子》
《六州歌头》
《枕中记》
第148章
二人叙完旧,迟肆下山回到军营时,杨闻拓早已回了营地,正在帐中和几个武官统领商议该如何镇压瑶山之乱。
朝廷军士们见国师按照约定按时返回,心中悬石坠地,都暗自长舒一口气。
幸好这个下凡真仙没有一去不回,临阵倒戈。
统领中难免有人生了好奇之心,想知道国师和引发这场动乱的瑶山代掌门到底有何旧故渊源,他们二人在瑶山上又谈了些什么。
但临渊王似乎对此漠不关心,没有过问任何只言片语。
杨闻拓仿若无事,不问任何问题,迟肆也找不到机会询问对方私上瑶山一事。
即便两人或许都知晓,对方已经知道谢观河的事,却都缄口不言装作无事发生。
迟肆走到杨闻拓身旁,听他们继续商议军务。
方才几个易容的密探已经朝武官们讲述了自己在瑶山石道上迷路的经过,统领们无一不皱眉沉默。
瑶山山势陡峭奇石险峻,要带兵攻入就已是极其不易。
没想到山路上还有迷障,朝廷兵马要攻入瑶山派主殿将其镇压,更是难上加难。
况且这些江湖草莽武艺高强神出鬼没,当众刺杀让人头痛不已防不胜防。
无论是专门对付江湖事务的武官,还是领兵打仗的将领,都觉此事难办,暂时想不出破敌的办法。
瑶山派千年传承,能在朝代更迭战火迷乱中屹立不倒,的确根基深厚,枝繁叶茂难以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