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页(2 / 2)

    赵家大舅气愤地将两个兄弟一把推开,恨恨骂道:“娘要知道是他守孝,怕是得气活过来!”

    撂下这句话后,赵家大舅愤愤地离开了。

    其他人对赵归都是十分冷淡,看见赵归也跟没看见一样,便是赵归主动帮忙,对方也冷漠的转身走了,不愿跟赵归说一句话。

    周梨花在一旁看着,心里难受得很。

    她也不晓得这赵家究竟是什么情况,怎么一个个的对赵归都像是对仇人似的,连带着她也跟着收到了冷待。

    她站在院子里根本无人跟她多说话,主动搭话讨好,人家也不理她。

    两眼一摸瞎,待了一晚上,她出了三爷和先前拿着棍子要打赵归的大舅外,谁都不认识。

    眼见着要天黑了,厨房烧好了晚饭,大家都去盛饭吃,赵归去稻场抱稻草去了,她一个人待在院子里也不敢去厨房盛饭。

    心想大不了饿一顿,她以前也是很少吃晚饭的。

    但是一个婶子大概见她可怜,从厨房盛了碗饭端给她,道:“吃饭吧,晚上你到我家来跟我睡,赵归今日得守夜。”

    她连忙点头,有些受宠若惊地道了鞋。

    这碗饭不算多,够她一个人吃,但因着担心赵归没饭吃,她只吃了几口,剩下的留着,等赵归回来了,连忙抽空递给他。

    因着天冷,又放了一会儿,饭早就凉了。

    赵归两口将饭吃下去,又转头跟着其他人一块忙活。

    周梨花又回到妇人中帮忙,大家不理她,但好歹没排斥她了。

    她听旁人闲谈中,知道了先前给她端饭的那位婶子的身份,是赵家二舅的大儿媳,姓孔,同村的都唤她孔四嫂。因着她家郎君在赵家堂兄弟间排行第四。

    要仔细算来与周梨花其实是同辈,不过虽是同辈,她年纪却是大得多,与周梨花的娘差不多年岁。

    女子出嫁从夫,她在辈分上算是赵归的四表嫂,她自然是要喊她四嫂的。

    还有件事是周梨花早就只晓得,便是赵归是随母姓的。

    赵归父亲姓蔡,他爷爷和父亲都是从外地逃荒来的此地,他那彪悍的身材,便是继承了父亲那边。

    赵归父亲进了大牢后,他母亲身体又不好,没几年便也走了,临走前将赵归送回娘家,可以说赵归从四五岁开始便跟着外祖母生活。

    也因此,赵归很小便被改了姓,从了外祖家的‘赵’姓。

    这也是周梨花想不通的,按理说自己养大的孩子应当最疼才是,可那老太太显然一点都不疼爱赵归,对他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