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页(2 / 2)

权宦养妻实录 谷草 1051 字 8个月前

    “你小子鼻子倒是灵得很,属狗的么?”除了衣物,曹元亨也捎了早点过来,自然都是公孙怀授意安排,他故意把食盒放在屋外,先饿她一阵,没想到还是被这个鬼精灵揭穿了。

    “曹公公慧眼通达,奴婢生于庚戌年,正是属狗。”阿琅故意无视他的讥讽,拿着阿玕的生辰八字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曹元亨微微一怔,大叹一口气,捶胸顿足走了出去,趁着这个当口,阿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换好了行头,曹元亨再回来时,见她正在别腰间的牙牌,又吃了一惊,“学过变戏法儿么?”

    “曹公公英明,竟然连这个都猜得到,奴婢确实与跑江湖的学过两招。”阿琅与他嬉皮笑脸,两眼盯着他手上的食盒露出精光,看她咽口水,曹元亨竟觉得滑稽,把食盒交了出去。

    阿琅打开一看,是豆腐脑和肉包子,鲜香扑鼻而来,她也不顾什么矜持,囫囵往嘴里吞,一方面是她饿极了,另一方面曹元亨催得急。

    豆腐不烫嘴,包子尚且热乎,她吃得心满意足,吃完一溜儿抹嘴,看得曹元亨目瞪口呆,从没有人把粗茶淡饭吃得这般有滋有味过。

    恍如刚进宫时的自己。

    “吃饱了就走罢。”曹元亨甩了甩头,转身出了门,阿琅紧跟其上。

    内书堂就在司礼监进来的第一道大门内稍南处,堂前栽了十多棵老松,堂内供奉着先师孔子神位,门前挂着一副楹联:学未到孔圣门墙,须努力趱行几步;做不尽家庭事业,且开怀丢在一边。

    这里是本朝宦官读书学习的场所。原本开国之初,太祖定制,不许内侍识字,以防其干预政事。咸安年间,皇帝依赖宦官,批红大权逐渐交于司礼监,又选通书算之小内史监典簿,掌文籍,为了培养通文墨的宦官,方许翰林教官入内书堂教内侍读书,一般选二三百名内侍在此学习,多在十岁上下。

    圣人位北面的一间屋子则是供翰林教官休憩的地方。

    内书堂俨然是一座学堂,师者皆从翰林院挑选而来,只是教的不是秀才,而是一群无法参加科举的内侍。

    阿琅识字不多,留在司礼监只会丢掌印的脸,因此她被选来进学,通晓文墨,将来走出去也不至于让人笑话她是个文盲。

    紫禁城里读书,得天独厚,举子尚且寒窗苦读十年方有机会一举成名,多数还是名落孙山,她今时今日得此良机,必要用心掌握,一有机会便将学识传达于阿玕,事半功倍。

    为了阿玕,叫她在这里活受罪也认了。

    曹元亨把她送进了内书堂,厅堂内北向南悬挂圣人孔子画像,下方条案上安着至圣先师神位,左右供青铜礼器,上悬大匾“至圣先师”。阿琅认得那是孔圣人之像,曹元亨带她下跪四拜圣像,拜后转往南,恭肃而入,又见先师圣像,只作揖不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