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帘后闪动着一双双眼,眼里神情各异。有的忿恨,有的困惑,有的习以为常,有的只觉新鲜。
在良久的静默中,有人忽而问:“这是怎么了?”
紧接着是此起彼伏的嘘声,从暗处里伸出的手紧紧捂着那发问人的嘴:“小声点儿,老赖来啦!”
“…啥老赖?”
黑暗里挤着的脑袋眼眼相觑。“您是过路人,不知道咱丰元城的传说。传说这里来了个戴斗笠的刀客——咳,咱们这里不喜雨,一年到头没几滴水浇苗,也不知怎地这人就爱戴笠帽。”
过路人不解。“看来是位爱隐姓埋名的江湖侠士,怎么就被各位大哥称作‘老赖’?”
众人大怒,压着嗓子七嘴八舌:“这人身上从来只带一文钱!日日赊账,说什么改日便还,却从未还过!”“娘的,这赖儿往我这儿赊了三十来碗蝴蝶面,每回还顺走两只蒸卷……”
唾沫星子在黑暗里激烈地飞溅。过路人似是被这大阵仗吓着了,良久才小声道:“那…讨回来不就成了?”
“讨?您瞧瞧这人腰里那把刀,准能把人削成面。”丰元人们摇摇头。“唉,像这种江湖混子,咱们惹不起,难不成还躲不起么?”
那胡人师傅不过喝一声的功夫,街巷里顿时人群消散,鸦雀无声,门户紧闭,静得似是绣花针跌在地上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白衣人懵懂地站在煎饼铺前,对着斑驳的竹篾帘子发呆。脚边是翻倒的桌凳,几只从笼门里跳出的花羽鸡围着他打转,啄着地上的脆饼屑。
他望了一眼手心里躺着的一文钱,只觉得困惑不已。他带着这一文钱在丰元里走了月把有余,却没人要收他这文钱。初时旁人会向他投来异样的目光,现在会一溜烟缩进屋里藏着,眼珠子却审慎地盯着他瞧。
日头起来了,在街尽头遥远地照来,百来间廊房像是笼在金纱里。廊房边是一溜儿榆树,白花花的榆钱像雪一样飘落在地上。
白衣人往东头走,却见远处铺前摆着盆嶙峋的小山子,有位婆子手拄竹杖,坐在小凳儿上。穿着大袖紫衫,反面髻尖尖,黄眉墨粉画得极浓,像将谢未谢的老牡丹。
待他经过时,那婆子张开豁牙的嘴问道。“你——姓甚名甚?”声音颤颤弱弱,似是随时都要魂归西去。
白衣人心里嘀咕,兴许是他在丰元里已晃了有些时日,这婆子眼熟他了。
他想了想,道。“…玉甲辰。”
不想这婆子听了他名姓后,原先佝偻的背突地直起,原本若游丝的细声猛地变粗,破口大骂道。“好你个玉甲辰,癞皮狗还想好吃好喝!老娘送你把牙子,吃你嘴垢去罢!”
白衣人抬眼一望她家铺子招牌,这才想起十天半月前在此处讨了碗挂面,这老婆子抠得很,日日惦着省几文钱去攒花粉钱好把自己妆得花枝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