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她才叹道:“我本不想说出口。”
“不想说便罢了…”玉乙未累得有如驮了百来只米袋的驴,却依然抬起面来贫嘴道。
小师妹踏了他一脚,秀气的眉头蹙起,嗔道:“不成!你方才与我说了你的名姓,我若不说,岂不是欠了份人情似的?”
她方想开口,又赶忙叮嘱到:“我与你说了,你可不能与旁人说。”
玉乙未赶忙点头。
也不知这玉丙子是天生神力还是怎的,玉乙未只觉脚面仿佛巨石压顶般疼痛欲裂,一时间撑大下巴不敢动弹。回想起方才入药铺时小师妹轻松捧起一摞龟板,与他行了这么久的路也不见累;现时更是一只手抱着龟板,轻松自在得很,玉乙未霎时被惊出一身冷汗。
“我的家乡在川西,在一个遥远的山谷里。”
玉丙子四下张望,见无人后才开口叙说,“那儿有朱红的寨楼,有海浪般连绵起伏的药草。我们祖辈都是采药人,拿着小镰与药篓在崖边攀索上下。”
熹微的日光映在她瓷白的面上,黑亮的瞳仁中闪着晶莹点点,水光涟涟。
“我原来姓木,你应有听过,就是万医谷的木家。到天山门来,是想寻回我家姐姐。她走失已久,不知现时在何方。”
玉丙子垂下脑袋,语气平淡,却似染着淡然的悲伤。
“…她在家中排第三,我们常唤她三儿,也叫她三娘。”
第166章 (二十六)浮生万日苦
万医谷木家素来是个无人不晓、却又知之甚少的名字。
在玉丙子的记忆中,侗民们在群山环抱间依傍而居,谷中翠影重重,有如浓墨铺展;石阶层叠,其上矗着杉黄木瓦房。背着镰锄的采药老翁往来匆匆,满身尘泥;男人们守着刺篷瞌睡,蚊蝇懒怠地在他们头顶盘旋。随处可见将草药分拣着摊在油纸上的小童,他们把药草摊在日光下曝晒,百无聊赖地翻动。
奇的是,那儿人人都姓木,取的倒不是常见的杨姓,据说还分了一支学傩术的烙家出去。木家人尝取百草,制了许多古怪丹丸。其中最要人啧啧称奇的是“还丹”,传闻这物事是晋人葛稚川途径万医谷,同木家仙人一同炼就,有“生死人,肉白骨”之称,现时存了一枚在南海三元宫处,是世上之人皆垂涎的长生不死的仙丸。
兴许也是这枚还丹的缘故,常有人觊觎木家秘方,试图从群山重嶂中寻到木家人踪迹,只是多无疾而终。谷中人皆如神仙般快活自在,吃山吃水的过活,既不去沾染红尘,也不要世嚣前来烦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