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页(2 / 2)

    因着上辈子糟糕的婆媳关系,谢芸锦对即将到来的见面分外忐忑。

    进了大院,车子一路往里开,停在一栋平矮的房子前。

    早前得了消息,江玉英从厂子里请了假,和路朝坐在院子里等,听到外头的动静激动地道:“是来了吧?”

    谢芸锦跟在路昉后头,先看见的是坐在石凳上的路朝。和谢严的温和疏离不同,路朝身上军人气质明显,除开年纪阅历带来的沉淀,和路昉有七八分相像。

    “这就是芸锦吧?乖孩子快进来!”

    江玉英则是非常古典的长相,柳眉凤目,大气又有韵味。

    谢芸锦紧紧拉着路昉的手,乖巧又大方地唤了人。

    周妈帮她准备了一些见面礼,不是什么贵重的玩意儿,只是亲手做的一些糕点,但小巧精致,口味也是贴合了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清甜淡雅。

    江玉英看着可欢喜了,尝了一口忙问:“是芸锦自己做的么?”

    小姑娘比她想象的还要精致漂亮,双眸干净清澈,盈盈一望,就能看清里头的天真和灵气。家里千娇百宠养出来的孩子,娇气是意料之中,但有礼又不扭捏,说话也坦白,很容易就能获得长辈的好感。

    谢芸锦很诚实地否认了:“是家里长辈做的,我在这方面没什么天分,不怎么下厨。”

    闻言,路朝乐了:“巧了,江玉英同志也不懂烧饭。当初我受伤住院,她买了鸡想要炖汤,结果鸡毛都没拔干净。”

    江玉英同志瞪了路朝同志一眼:“那你不还是吃干净了!要求咋这么多!”

    谢芸锦失笑,感觉到坐在身边的男人捏了捏自己的手,她侧头看他,然后耳边传来小声的一句:“还好你煮的是甜汤不是鸡汤。”

    谢芸锦悄悄掐了一把他虎口的肉。

    因着这点小插曲,谢芸锦放松了不少,虽然不可能像在自己家那般自如,但这样就已经很好了。

    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除了眼缘之外,还要靠点滴的情分和相处,能亲近自然好,不能她也不强求,总归她喜欢路昉,怎么样都喜欢。

    ……

    吃了饭后又在路家小坐了一会儿,俩人告别长辈出了门。

    如今结婚都很简单,家里穷苦的人家拎着几袋米粮就做了聘礼,但只要有点家底,都会尽力凑出一点体面。

    现在最体面的要属“三转一响”。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工业票不易得,要攒上个一年半载才能和人换一张,但路昉平时花钱的地方少,而且他战友多,天南海北的能换下好几张。

    路朝可不会帮他准备聘礼,按他的说法,娶媳妇儿还得靠老子,那不如别耽误人家姑娘。

    京市的百货大楼十分气派,不像县里的供销社一进门五花八门啥都有,而是每一层都有专门的分区。小姑娘爱逛一楼的服装日化区,带小孩儿的叔婶通常往二楼的食品区走,谢芸锦和路昉穿过拥挤的人群,径直上了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