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页(1 / 2)

林氏对丈夫深信不疑,以为他是怕她舟车劳顿动了胎气,岂料未及她生产,就从长子寄来的家书中得知他另寻新欢的事。

    她不敢相信,只觉天塌地陷,当即趁父母兄长不在府中的时候,带着女儿们连夜离开,决计去长安找他问个清楚。

    “后来便是三娘子猜测的那样,夫人在寺庙中产女。”陈嬷嬷抹着眼泪道,“回到林家,夫人性情大变,再未说过进京的事,直到老爷亲自传信。”

    “可是……可是老爷他怎能如此绝情?将夫人抛在杭州整整六年,大娘子和二娘子病逝的时候,他都没有亲自来一趟,更遑论才出生就夭折的小娘子?他北上之际夫人刚刚有孕,他甚至不知夫人腹中是双胎。夫人到底做错了什么,上天竟派这样的负心人惩罚她?”

    最后一句委实僭越,但陈嬷嬷老泪纵横,早已顾不得避讳。

    时缨内心唏嘘,不禁思及时绮之言。

    那时候,母亲心如死灰,清楚地认识到父亲负了她,却又不敢面对现实,便将自己怯懦归咎于时绮,自欺欺人地坚信留在杭州是因为顾念身体虚弱的小女儿。

    她任由陈嬷嬷平复情绪,待她擦干眼泪,才道:“多谢您如实相告,关于阿爹和阿娘的事,我绝不会对任何人透露,至于我那位阿妹,还请您知会阿娘,叫她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陈嬷嬷应声,向她行礼后退下。

    随即,时缨洗漱更衣,躺在床榻。

    今天发生了太多事,她忙碌这么久,终于能够歇口气,很快就昏昏欲睡。

    失去意识之前,她合拢手心,仿佛还能感觉到那里残留的温度。

    明日,卫王发现弯弯失踪、而她去过慈恩寺,定会怀疑到她身上。

    陈嬷嬷把她的话告知父亲和母亲,也必将在安国公府掀起惊涛骇浪。

    但无妨。

    她并非孤军奋战。

    -

    与此同时。

    慕濯将端详许久的长命缕收入衣襟,在黑夜中合上眼。

    这一次,他没有再梦到时缨孤身立于百尺高台,而是回到了十年前。

    离开杭州的时候,他对她许诺,以后定会回来找她。

    两人拉钩为誓,幼小的时缨站在驿道旁,逐渐成为一个看不清的黑点。

    他回来了。

    他从未食言。

    第34章 岐王怎会突然相中时缨?……

    夤夜, 卫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