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页(1 / 2)

一直静默的明嬷嬷这才出口:“大户人家的阴私多的是,这才是两个名分都没有定下来的十几岁黄毛丫头,就已经心机如此,真倒成婚只怕家里整日鸡犬不宁。是以我教导你们识别各种伎俩,唯盼着以后用不上才最好。”

    这是好话,紫鹃叹道:“说起来这宝二爷有一点好,再怎么也体贴爱惜女孩儿。”

    黛玉在屋中也听见了,她心里酸楚,其实这一幕她在书里是看过的,但当时只觉得李嬷嬷倚老卖老,并未深究。

    如今听嬷嬷和晴雯一点透,知道不是那么简单。黛玉心里沉甸甸的,有一丝了悟,又有一丝觉得那些人颇没意思。

    她摇摇头,将那些念头都抛之脑后,捧着手里的笔筒,出了内堂:“我在里面淘弄出来这笔筒不错,包起来给大嫂子加一份礼吧。”

    丫鬟们这才散乱了各自去忙,一会子功夫就簇拥着黛玉出了潇湘院。

    晴雯在心里嘀咕,说起来有点好笑,贾母将黛玉指派到了跟宝玉的怡红院挨着的潇湘院,却将宝钗发落到了蘅芜苑,怡红院在园子的东南角,蘅芜苑在园子的西北角,正好是个对角线。

    黛玉这回探望就先去近处的稻香村。

    李纨带着贾兰住在此处。

    孤儿寡母,出身书香门第,却偏偏嫁进了高调奢华的荣国府,真真儿算是格格不入。

    黛玉一行人一路走来,看见数楹茅屋,外面编就两溜青篱,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俨然一派竹篱茅舍的农家风光。

    晴雯先高兴起来:“不知道这篱笆上挂着的南瓜花可能摘否?用面粉裹了再油锅炸,最得滋味!”

    黛玉本来因着适才的事情心情不快,这时候也忍不住笑了:“焚琴煮鹤。”

    晴雯撇撇嘴:“白先生若是在肯定要夸我‘返璞归真、方为大道’。”

    她声音拖得长长,模仿白先生充满惊喜又一本正经的样字,惹得几个丫头吃吃的笑。

    黛玉白一眼:“莫要亵渎先生。”,神色却轻快得多了。

    晴雯这才松一口气,黎山老母啊,您老人家教给我的任务可真难完成。总算让黛玉开怀了些。

    走近茅草屋,才看见题额上写着四个字:“杏帘在望”,旁边一副对联“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雪鹤一看这对子,就说:“看来姑娘的笔筒是送对了。”

    晴雯不懂,雪鹤讲给她听:“这采芹二字,出自《诗经·鲁颂·泮水》里的“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泮水指泮宫之水,而泮宫指学宫。于是后人把考中秀才入学为生员,叫做“入泮”或“采芹”。”

    旁边雪莺补充:“浣葛”典出《诗经·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浣害浣否归宁父母。”是写新妇浣净葛衣才回娘家,这里喻指来归省的德妃娘娘。两句连起来,就是让德妃娘娘保佑兰少爷好好读书。”

    啊?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