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宋慈脑海里却浮现出了在历史上历朝历代的那些盛世,在他的记忆中,很快就找到了开元盛世之时的一段记录。
那时候唐朝刚刚建立,连续的大丰收使得粮食的价格压到了一个恐怖的程度,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当时的价格是斗米三钱。
就是这个斗米三钱,在数百年来一直被人津津乐道,说那是一个物质极其丰富的时代,人民吃饱饭一点都不成问题。
可是却没人想过,这斗米三钱的背后却是种粮的百姓,并没有多得到多少实际利益!
……
这时的宋慈人还在这里坐着,思绪却是已经魂飞天外。
他曾经在朝中担任过几年民政官,当然知道在丰收之后会发生什么。
一般来说,粮食产量的急剧提升,立刻会造成粮食价格下跌,使得原本应该获利丰厚的农户并没有见到多少银钱,他们所得到的无非是在丰收之年吃上饱饭罢了。
至于说那些价格极其低廉的粮食,变卖成银钱无利可图,所以极有可能被酿成酒,或者是成为牛羊的饲料,最终的结果就会造成肉食和酒类价格很低,被赶上丰年的百姓们吃喝一空。
之后遇到灾年,无论是国家还是百姓,还是一样的毫无抵抗能力!
所以沈墨制定的这最低收购价,使得丰年之中的百姓,仍能将他们多打的粮食变成银钱储存起来。
这粮食也成了国家粮食储备,被沈墨放在粮仓里。话说这些没有经过加工的玉米小麦等粮食谷物,储存期绝对可以轻松的达到十年以上。
在这之后,哪怕连续遇到几年以上的大灾荒,百姓手里有积蓄,国家仓库里有存粮,都不会在灾年酿成巨大的饥饿和流民灾难……这就是沈墨制定这个政策的原因。
……
话说咱们这位宋慈虽然不了解民间的情况,但却聪明之极,而且在民政方面还富有经验。
所以往往他得到了一个消息之后,立刻就能清楚的逆推出沈墨当初制定这样的政策,是出自什么目的。
而现在,政策实行了数年之后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也清晰的呈现在了宋慈的眼前。
所以现在的宋慈其实就相当于一个最严厉,同时也极其明白民政事物的审核员……甚至是挑刺儿专家。要是能让这位宋慈仁兄觉得心服口服,那就说明沈墨的政策是真的成功了。
最起码到现在为止,宋慈对山东一带的百姓民生,和官府对农户的保护政策,已经让他一句责难的话都想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