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页(2 / 2)

    暗卫头头泪流满面的去跟沈东离请教:怎么做鱼,味道才会更好?

    沈东离憋不住笑,安慰道:“别难受,厨艺这东西,我们也会,都是被大姐逼着练出来的。”

    暗卫头头心想:看看,东离多会安慰人。

    鱼做好了,虽然有沈东离全程在旁边指导着,但是那鱼的味道还是不怎么好。

    沈东月吃着原滋原味的鱼,感慨了,“幸好没给烧糊了,不放盐也挺好吃的,这东西原滋原味的才能体现出鲜味来。”

    这一番难得的鼓励,让暗卫头头瞬间高兴了起来,发誓一定要做好饭。

    管家降级了,成了厨子了,似乎还挺高兴。

    晚上的时候,沈东月沉吟了半天,还是提笔写了封折子。

    关于制盐控盐。

    虽然她不知道,在这里的盛将军,到底是什么情况。

    但总归于心不忍。

    第433章 奸细

    但是她一直觉得,要想控制百姓的思想,让百姓过好日子就行了。

    日子好了,没有会想造反的,民间造反的,大部分是因为日子过不下去了。

    而要想控制将士,那就让将士彻底信服就行了。

    相信当朝皇上会让他们值得付出……

    这些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控盐就可以的。

    盐的售卖权可以保持在朝廷手里,但是没有必要太过管控数量。

    她现在终于知道,制盐却没有盐吃的感觉了。

    这水师营的周将军也许能力并不出众,但是可以看的出来,绝对是个好官。

    一个堂堂水师营,在这海边,竟然吃盐都给管控起来。

    当然,银钱拨过来后,又被那个梁知州贪了一部分。

    下发到周将军这里,已经是寥寥无几了。

    谁见过一个水师营的将军,连采买的时候,都要计算着东西的价值的?

    不光盐,海边的价值,也得利用起来。

    守着海边,却没有银钱,百姓过的苦哈哈的,这简直是笑话。

    沈东月就算对海边了解的不多,也知道可以改革一下。

    弄一个海边养殖。

    虽然这个时代的运输肯定不行,海鲜这些东西又不容易保存,但是周边的州府,总可以运过去吧。

    两个州府还消化不了这些养殖的东西吗?

    让渔民富裕起来,成了首要的事情。

    若再不富裕起来,怕是这平洲的百姓,就要走没了。

    第二天一早,折子就被送了出去。

    不到中午的时间,沈北诚来找沈东月,“东月姐,奸细查到一个男子那里就断开了,我们只知道,这个男子是梁知州的远房小舅子。”

    这几天,沈北诚都没有上船,他人稳重精明,所以沈东月让他去查奸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