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页(1 / 2)

如今听北戎人侵略了大周,屠杀了大周的子民,还叫嚣狂妄如此叫阵,心里就不痛快。

    但一抬眼,却见父亲和夫君竟似乎同时松了口气。

    黛玉何其聪敏,思绪一转也就明白了:是了,北戎急了,说明大周军做的是对的。

    唯有自己的做法对了,伤到了敌人,他们才会跳脚。

    林姜也是如此想:“可见理国公是抓住了北戎的痛脚和软肋。只是叔父,两个月大周军队毫无战绩,只怕朝中有些人又要叽叽咕咕,只怕还要劳烦叔父……”又转向周黎蘅:“和世子爷,于朝上能帮着说话的时候,说上两句。”

    这不单是为了卫刃,其实更多是为了理国公。

    毕竟卫刃只是前锋将,理国公才是统领全局的大将。

    他看似悠闲的搞基建,还给当地百姓开荒犁地,但心里承受的压力想必不为人知。若是在外真拖个一年半载,大军空耗粮饷,却毫无战事,朝中有些文臣必然要叭叭叭。

    让理国公敢这么做的原因,其实卫刃也占了很大一部分:一来卫刃作为前锋将,刚来的时候就已经贡献了极为出彩耀目的一战,可以堵一堵旁人的嘴;二来就是卫刃是帝王心腹,可以跟皇上直接密折交流,能够把理国公的苦心转呈陛下。

    有这两个条件,才让理国公安定下心思,就是按兵不动,一个‘稳’字耗的北戎哭爹喊娘。

    林如海和周黎蘅都应下来。

    周黎蘅更道:“陛下倒是赞过理国公此举的,说他不贪功冒进。”作为一个沉得住气的皇帝,他觉得大将稳重,不是件坏事。

    林姜笑了笑:“是啊,好在陛下英明。”

    平时她也觉得皇上是好皇帝,但到了战时,就发现一个沉得住气又信人用人的皇帝,多么重要。

    这时候哪怕皇上催促一句话,理国公都不能这么稳当。

    眼见说完了正事,黛玉倒是对北戎叫战的事很感兴趣,不由问道:“姐夫可写了之后如何?难道我大周军队就在城外任北戎辱骂不成?”

    那黛玉可都要急了,要是他们不会回嘴,黛玉都想帮着写檄文,让他们对着把北戎怼回去。

    林姜想起这事儿来也笑眯眯。

    “理国公原是不想理会北戎军的,他们越恼火,说明越是无能狂怒。咱们大周的将士就在外头欢快打铁继续筑瞭台就是了。”

    “倒是东路军大将左将军,是个不肯白被骂一句的人。他从军中挑了个嗓门极其洪亮的士兵,就让他也去城下对骂去了。”

    上面北戎军呼喝:“你们若是有胆子是条汉子,就过来攻城。”

    下头大周的这位将士就喊回去:“你们若是个男人,有本事别做乌龟缩着就开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