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页(1 / 2)

李建成,东突厥,柴绍,长孙无忌,骁骑卫中有内奸,天下各州府借法令阻挠流民南迁,天牢像个旅馆……随着越来越多的造反势力暴露出来,这参与造反的势力大到无法想象,渗透到了大随朝所有的地方,几乎是有军队有官员有人的地方,就有李园的势力。李园什么时候魅力值满点,走到哪里就有人跪下唱征服了?

    胡雪亭,杨広,杨恕,高颖都看出了原因。洛阳的其他大佬和精明的官员,同样看出了原因。

    太原李家的背后,并不是某一个大势力,而是全大随的势力。或者更明确的说,是全大随的官二代富二代年青一代。

    “朕挡住了他们的路,你们挡住了他们的路。”杨広笑得凄凉,杨恕和高颖同样面色凄惨。

    杨恕最嫡系的骁骑卫,为什么会出现叛徒?是杨恕待他们不好?

    在那些骁骑卫的某些人眼中,战死了有遗孤院照顾妻儿的骁骑卫,不好到了极点。

    “我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却要一辈子当个小小的九品官,安于贫困了?”骁骑卫中产生类似怨气的人,不是一个两个。所有的官职都一个萝卜一个坑,想要晋级,也要上面有空位。上面的人没有退休,哪来的位置给别人?看看上头的人的年纪,就知道没有三四十年,这官位的晋升几乎是梦。

    作为刀口舔血的骁骑卫,以及其他卫军,这种情况还算好些,毕竟当兵的升官有捷径,只要一场大战之后,积累战功能够升职,上头的人战死了,也能升职。第一次远征高句丽获得广泛的支持,就是因为符合下层年轻将领的强力愿望。

    但在大随的文官系统,晋升的空间就小的看不见了。礼部尚书六十岁,他没有退休,礼部侍郎怎么当尚书?礼部侍郎不上位,下面的一堆人怎么上升。文官系统只有论资排辈,比寿命的长短,比精力的充沛,决定自己一生能够到达的最高位置。

    那些年轻的,才二十来岁的新一代,无论如何不愿意接受这种现实。明明有孔明之才,却要拿着微薄的俸禄,天天吃青菜萝卜,穿破旧的衣服,熬到七老八十,才能当个正五品的小官?开什么玩笑!

    “能拿着微薄的薪水的,还是极少数。”胡雪亭道。大随朝的官位少得可怜,一群群的官员却不停的生儿子,造成了一百个官员子弟等着一个空缺的奇葩现状。能够得到一个九品小官,已经是巴结到了大官了,很多稍微次一点的门阀的子弟,一辈子都不会有机会当官,只能在门阀中混吃等死,或者期望下一辈能当个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