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缘分。
许千山下午五点才下班,郑旭于是先在迷笛转一圈,一边散步一边回忆青春。
毕竟北京城就这么点儿大,玩音乐的算来算去,总会产生一些联系。郑旭没走多远就遇见了以前上课时的老师老李。迷笛里头学电吉他的占七成,鼓占两成,剩下形单影只那一成多半是学编曲。郑旭报键盘那年整个学校就这一个常驻的键盘老师。两个人见面聊起了旧事,郑旭随口问了当时有印象的几个同学,一半去了琴行当老师,另一半谁也不知道,大概就是回到正轨上了。
什么是正轨呢?郑旭跟老李对视一眼,心知肚明,都不提了。
气氛有些冷场。老李问郑旭好不容易来一趟,去不去琴房玩儿。时间还早,郑旭反正没事儿,便跟了过去。
迷笛的学生拿爱好当主业,一个比一个拼,他印象里琴房就从来没安静过,这会儿也是几乎全满。老李从小礼堂里找了把国外带回来的新款合成器给郑旭,郑旭看着新鲜,开始试新音色。
他没玩两分钟就有人敲小礼堂的门。老李去开门,哗啦涌进来一大堆来找老李商量事儿的学生。郑旭没当回事儿,继续在角落调自己的,却听到门边有个特别雄浑的声音咋咋呼呼的:“那是不是在轮下的郑旭?”
“在轮下”的郑旭,这称呼三年多没听过了。郑旭回头看过去,乌央乌央一群人脑袋,一眼看不出来是谁在说话,就听见几个关键字,“胡非”、“兔儿爷”、“拆了”。郑旭当即冷了脸。学生里头也炸锅了,有的说牛/逼有的说恶心有的说关你屁事。叽叽喳喳,吵得心烦。
郑旭给老李面子,没翻脸就走,但也没心思再玩琴了。他从口袋里掏了支烟,捏在手里,等着老李处理。老李赶紧板起脸把学生轰走锁门,又把郑旭从小礼堂后门带了出来。
老李出门就跟郑旭道歉,郑旭心想这关你什么事儿,傻/逼哪儿哪儿都有,迷笛还能是什么乌托邦不成?但他确实比较难过。虽然他现在写的都是比较本土的东西,当初入圈其实听的是英伦摇滚,因此有了个错误印象,以为摇滚圈对基佬的态度会比学校的态度友好。现在他想清楚了,傻/逼在哪儿都是傻/逼,没差的。
老李还是过意不去,提出请他吃饭,又批评胡非:“我就知道胡非不是个好东西,他在这儿学电吉他的时候就满嘴扯谎。他骗人也不看看深浅。郑旭,咱们迷笛最爷们儿的一个,怎么可能是同性恋?”
郑旭把烟一扔,说:“我确实是个同性恋。”
老李的表情从惊讶渐渐转为尴尬,郑旭不想再看下去,转头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