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节(2 / 2)

施愫愫有些动容。

徐宝蓉有心机有能力,自己能想办法挣出来。

可大多数女孩子却是挣不脱的,被娘家利用完又接着到婆家被使唤,根本没有尽头。

这次给谷麦穗几个解决工作后,施愫愫就有了模糊的想法。

这会儿看着徐宝蓉的改变,施愫愫的想法也更清晰明确起来。

“小徐,那一事不烦二主,回去你帮着排查一下吧,看咱院里哪些女孩子和小媳妇需要咱帮助的,到时咱好好探讨一下,尽最大可能帮助她们。”

知道了徐宝蓉的心意,施愫愫也就不客气地给她安排起任务来。

徐宝蓉激动到不行,小姑娘一样又哭又笑起来,“我就知道你会做的,施……施愫愫同志,你以后就是我领导,我都跟着你走。”

这都哪儿跟哪儿呢,施愫愫赶紧给她打住,“你领导在公社呢,我这可是林业局单位,可管不到你。”

徐宝蓉才不管,也敢玩笑了,“咱论的是西山大院家属这边,你是团长家属,就是咱家属们的领导和主心骨,再没错的。”

后面有人敲门找施愫愫汇报工作,徐宝蓉也不耽搁,说她排查好了情况就找施愫愫汇报,兴冲冲地回公社接着上班去了。 施愫愫这边的车间扩成了三百人的厂子,一下多了二百大几十个工作机会,整个陵水林业局都盯着她这边贴出招工要求呢。

还以为和上次一样,是本林业局内部的招工考试,可招工告示贴出来,却发现全不是那回事。

这次招工竟然大多都是面向的女同志,男女同等条件下,会择优录取未婚女同志,整个和以前反过来了。

然后也不全是面向林业局,西山部队的军属也在招工范围内。

虽然写明了西山部队那边名额有限,但也还是在镇上引起了轰动。

施愫愫自己就是军嫂,这个厂子又是靠她才得建的,吃水还不忘挖井人呢,她想照顾下婆家那边,林业局这边人自诩她的娘家人,当然要大度一点。

所以惊讶后,这边倒是都接受良好。

酸叽叽的反是公社这边沾不上的。

第84章

随着局里传出来, 施愫愫鼓捣的精油香皂正一单一单接订单到手软,前几天刚下单的县市, 只卖了一天货就抢着往这边追加订单,她厂子里就是招齐了三百人,开足马力都不一定能供上货时,对她任性地优先招女职工的事儿,林业局人啥脾气也没有了。

人施愫愫有本事,弄起个啥就能卖出去,根本不用局里扶持补贴,反而还能给局里带来大效益,受益的是整个林业局人。

不说别的, 只施愫愫这边建车间到建厂给解决的这几百个工作机会,就惠及了多少家庭。

给这里外关系一弄明白, 那还说啥呀, 可不能得了便宜还卖乖了。

人是女同志,想多给女同志创造工作机会没毛病呀。

于是, 劳保日用厂的招工事宜进行的很顺利,也没见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

等这边的具体要求一贴出来,没有限定学历和年龄, 面向两个群体招工。

一是只要满十六岁, 且兄弟姐妹多, 低收入家庭的未婚女青年都可以来报名。

再就是在家里权益没保障的已婚妇女也是优先考虑的对象。

关于这个权益没保障还特意在括号里说明了,妇女被家暴和虐待就是最典型的妇女权益没保障。

这还啥不明白呀,施愫愫这是给女同志们发声撑腰呢。

而她这一做法确实给那些陷在泥潭中的女青年和妇女带出了困境,很多招上工后, 拦都拦不住,非跑去施愫愫办公室门口行个礼才走。

同样的, 西山部队这边有沈大姐和徐宝蓉大力宣传,就更知道施愫愫的心意难得了。

西山大院就算上独立营这边,两下加起来也就不到一百四十户,施愫愫这两下里就给解决了五十个工作机会,等于覆盖了三分之一的家庭,这得是多大的比例。

就是会宁军区大院里给家属解决工作,也做不到这么大照顾比例。

不过施愫愫给的还是临时工的名额,这个只能这样操作。

部队军官几年一调的,家属到时肯定也要跟着离开,你给落实了正式工作,到时人走了这个工作咋办?

看着他们卖钱?你让那么些没工作的林业局人咋想?我们好心拥军优属,可最后你们还要赚我们一把再走,这咋想都挺伤感情的。

施愫愫想帮部队家属们一把,却也不想让林业局这边太被动,也不想厚了那边薄了这边,临时工就很合适了。

且部队自己给家属提供的也都是临时工作,这谁要想挑理就属实没良心了。

当然重男轻女的现象不是简单几个举措就能化解的,可有了如今的好开端,醒悟的女同志总会越来越多不是嘛! 就比如谷麦穗,才上班几天,她已经有了改头换面的变化。

她跟着采摘队的大姐闷头苦干,很快就成为采摘小能手不说,对各种根料也都能熟记分辨。

所以等西山大院的家属都到位后,施愫愫就让她当了采摘队的队长。

五十人的采摘队都由谷麦穗负责带领,要带队完成采摘任务,还要让底下的人听她分派活计,这都是不小的考验。

不过施愫愫看人从不会出错,经了几天手忙脚乱后,谷麦穗带着它的采摘队就把活干得井井有条,每天都能超额完成采摘任务。

采摘队的姑娘和大嫂们很珍惜这样来之不易的一份工作,一个月二十五块的工资让她们在家里能抬头说话了,这样有尊严的生活是她们从前不敢想的。

虽然采摘的工作很辛苦,随着天气变冷也很遭罪,却仍是每天精气神十足地来工作,甚至觉着这样说说笑笑一起工作比在家里的日子要好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