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违背协议的人是他。
一行人平安到了彭州,在入冬前到了铜县。
因为上一任的任期还没到,罗子律也不好急着去催。
秦管事一个人提早到了铜县,早就租下了房舍,大家一到就能入住。
哪怕有了房子,也是忙碌了几天的,需要整理东西,熟悉周边环境。
范温雅没有带很多下人,基本都是骨干,到了这里再补充其余人手。
厨房是秦时文婆娘管,她到了之后就开始物色厨娘和小工。
白素琴物色打杂的下人。
丹姨娘和二姐儿三姐儿帮着整理细务,不过几日工夫,就已经井井有条了。
秦管事租了两个宅子,大一些的就是范温雅等人居住,另一个是安顿花春生等人的。
跟着范温雅的家丁平时不需要多少,花春生等人以后也要派别的用场。
罗子律没想着过早去接班,但铜县现在的县令也知道继任者到了,特意过来邀请他。
那罗子律只能去应酬,正好也能提前熟悉差事和下属。
王先生和冯华陪着去的,张锦文带了人护卫。
没过几日,范温雅这里也开始接到一些拜访的帖子。
现任县令的夫人,还有县丞县尉主簿,包括此地乡绅等人的女眷都要来拜访未来主官夫人。
范温雅趁机提出想要买一些地,最起码家里这些人的吃喝能打平,县丞夫人等互相看一眼,都心领神会,笑着问范温雅想要多少?
范温雅道,“也就四五百亩就行了,坐吃山空,心里就不稳。”
县丞夫人就笑道,“一定替夫人留意,这里不比京城,田地还是不稀奇的。”
胃口不大,才四五百亩,各家均一下也就出来了,至于以后,再看吧,县令是流官,只要这三年糊弄好了就行。
范温雅在问起铜县还有什么好吃好玩的。
夫人们就笑,“能有什么呢,夫人是从京里来的,见多识广,我们这是小地方,也就有煤矿,那里也不好玩。”
大家都笑起来。
范温雅眼睛微亮,此地居然有煤矿!
反正初次见面大家也都挺满意的,至于范温雅开口要田地,这也是人之常情,五百亩实在是小意思。
于是没过几天,范温雅就拿到了八百亩地,是县丞夫人拿来的地契,她笑道,“不小心多了些,夫人一并要了吧。”
范温雅微笑,让秦时文接了,然后让白素琴把银票拿出来,县丞夫人自然要推让,这都是场面上要做的事,都熟悉。
范温雅却正色道,“若何夫人不要银子,那这地我是不能要的,我们初来乍到,何夫人如此帮我,我就已经很感激了,如何能白要这些田地,那是决计不行的,老爷知道必会怪我,还请何夫人莫要为难我!”
县丞夫人,“……”这题就超纲了,她该怎么回答?
京城上好的田地莫约十五到二十两,铜县不一样,地有好坏,这里再好的地也不超过十两,价格一般在七八两左右,范温雅给的就是按照八两算的。 原本也要六千多两银子了,但县丞夫人推让再三,只要了范温雅两百亩地的钱,因为罗子律有职分田,县令是六百亩,这就是他在铜县当官的福利之一,以后卸任了是要交给下一任的。
但目前铜县县令还没走,他的职分田还不到移交的时候,县丞夫人等于送给了范温雅六百亩地。
范温雅了解后也没再塞,只把两百亩地的银子给了县丞夫人,然后就开始笑着闲话,县丞夫人坐立难安,她要回去告诉家里男人,这个新县令夫人的行为,然后分析她的举动,是嫌少吗?
好容易告辞了,何夫人匆匆回家,把银票拿给丈夫看,“她居然给银子!”
何县丞倒是淡定,“是不是作秀以后就知道了,反正这点子钱迟早还要去到罗大人的口袋里,你可急什么,人还未上任,就落这么个把柄,这眼皮子也太浅了,那罗夫人的做法还是很聪明的,先收着吧。”
也就两千银不到,算什么呢。
何夫人顿时就放心了,就是么,那有不要银子的官。
范温雅很感慨,这当官真是太好了,孟振山当初拿回来的都是他刮的,见不得光,但像罗子律这样当官的,这些在范温雅看来也是剥削的收入就成了光明正大的。
地到了,就让秦管事去打理,顺便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没有也可建造,要把花春生等人挪过去。
他们每日都要训练,在院子里活动不开。
有了地,除了粮食,她还能继续养家禽家畜,肉食蛋类全靠买,也太费了。
不过铜县这里的生活消费比京城低多了,主要就是看粮价。
范温雅来的早,如今正好有秋粮上市,她就让秦管事多买些备着,家里人多,没粮不安心。
她也要开始准备在铜县过冬了。
铜县有煤矿,如今叫石炭,老百姓冬日用石炭的多,只不是什么蜂窝煤,大户人家用的少,他们还是用柴炭的多。
范温雅很想把蜂窝煤弄出来,动了动手指,暂且忍下,等罗子律上任了再说。
蜂窝煤这个事,孟振山在的时候范温雅搞出来没多大意义,不过给孟振山锦上添花罢了,连他的命都救不了,因为他是察校司番子,走的路不一样。
后来孟振山没了,范温雅更不能搞了,搞出来好处得不到,麻烦一大堆。
只等罗子律上任,这就是个极好的机会,能捞很多政治资本。